【雁蕩山景區概況】
雁蕩山,中國“十大名山”之一,素有“寰上名山”之譽,史稱“東南第一山”。形成于1.2億年前由于火山噴發而成, 位于中國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境內,屬于AAAAA級旅游景區,部分位于永嘉縣及溫嶺市。距杭州約300公里,距溫州70公里。始于南北朝,興于唐,盛于宋,素有“袁中絕勝、海上名山”之譽,史稱東南第一山。總面積450平方公里,500 多個景點分布于8個景區,以奇峰怪石、古洞石室、飛瀑流泉稱勝。其中,靈峰、靈巖、大龍湫三個景區被稱為“雁蕩三絕”,特別是靈峰夜景,靈巖飛渡堪稱中國一絕。因山頂有湖,蘆葦茂密,結草為蕩,南歸秋雁多宿于此,故名雁蕩。
《載敬堂集》載:“雁蕩山以甌江自然斷裂,分北雁蕩山和南雁蕩山。2005年2月,有‘古火山立體模型’之稱的雁蕩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地質公園,以該公園管理機構和地質展示館均在北雁蕩山等因,北雁蕩山或捷稱雁蕩山”距杭州297公里,溫州68公里。始開發于南北朝,興于唐,盛于宋,素有“寰中絕勝”、“海上名山”之譽,史稱“東南第一山”。廣義的雁蕩山景觀,自北而南包括溫嶺的方山景區,樂清的顯勝門景區、二靈景區、大龍湫景區,平陽的明王峰景區、石城景區和東西洞景區等。
【主要景點】
觀音洞
觀音洞藏于合掌峰之中,洞高113米,深76米,寬14米,依巖構筑九層樓閣,為雁蕩山第一洞天。
接客僧
接客僧又名石佛巖、老僧巖。觀賞此景的理想地點是石佛亭。老僧禿頂披裟,朝東南方,拱手做迎客狀。清人“兀然山口立,笑引往來人”的語句,就是寫這個景致的。
北斗洞
北斗洞為雁蕩山上最大的道教洞天,原名伏虎洞,因洞口正對著伏虎峰而得名,后因道家禮拜北斗元君,而改今名。位于觀音洞左側。洞內有凌霄殿。洞口高大寬敞,洞內光線充足,冬暖夏涼,為雁蕩山諸洞所不及。
石門潭
在大荊鎮西南約一公里處,斷崖削壁,屹立如門,上游十八灘水徑流百折,匯集于此,形成一個巨潭。潭長400余米,寬100余米,深30余米,為雁蕩第一大潭。
三折瀑
三折瀑是指在一條溪流上由于地形斷裂跌落,形成三個斷崖而出現三條瀑布的總稱,分別名為上折、中折、下折三瀑。相互連接,各具特色。其中以中折瀑景色最優,被評為“雁蕩第一勝景”。
雙龍谷
雙龍谷位于湖霧鎮興上村的東面,離羊角洞約3公里。因谷中有白龍潭和烏龍潭,故稱“雙龍谷”。
萬象嶂
萬象嶂又名金屏嶂,壁立千仞,南北橫亙300余米,氣象闊大森嚴。看上去嶂間確有幾頭大象模樣的巖面,但這不是此嶂得名的由來。“萬象”者,乃“萬象更新”、“包羅萬象”的“萬象”是也。此嶂萬象森羅,有石燭、紗帽、母雞、雛雞、仙人犁、相思女、樓閣殿字、游客進香、煙云繚繞等等眾多的事物和現象的景觀,故稱為“萬象蟑”。
紫庭嶂
紫庭嶂俗名羊角嶂,它位于蛤蟆坑左側的羊角洞后壁。相傳漢朝汝陽(古縣名,秦置,治所在今安徽卑陽、)紫陽真人周義山曾修道于羊角洞,從那時開始直到后來,此洞都是道家的十方叢林,而道家崇尚“紫”字,凡與仙道有關事物,常帶一個“紫”字。清朝同治年間,羊角洞建有紫庭樓,紫樓后一嶂因名庭嶂。紫庭,即紫宮,原指帝皇宮庭,這里是指仙人居所。此嶂略高于萬象嶂。嶂下多洞壑,又有葫蘆巖、葫蘆瀑和葫蘆池,嶂背有白鶴生蛋和八仙桌等景致。
仙姑洞
仙姑洞位于龍湖的北面,離水庫大壩約3公里。這是一個曲尺形的奇洞,洞高約20米,寬約80米,深約40米,有東、南二個洞口。東洞口下臨絕壁,南洞口也極險峻。洞頂似穹窿,洞內幽深而明亮,故稱穹明洞。現在當地人一般不叫它此名,而叫仙姑洞。
大龍湫
大龍湫景區位于雁蕩山中部偏西,總面積為28平方公里。景點包括大龍湫瀑布,能仁寺、
雁蕩山植物(20張)筋竹澗等幾部分。大龍湫落差197米,被譽為中國“四大名瀑之一”,變幻多姿,蔚為壯觀,令人叫絕。
【景區門票票價】
大龍湫景區 40元 三折瀑景區 15元 雁湖景區 15元
羊角洞景區 15元 顯勝門景區 15元 方洞 30元
靈峰景區 40元 靈峰夜景 40元 靈巖景區 40元
【咨詢電話】4006-592-005
|
出發日期:每周五發團
往返交通:動車往返
出發城市:廈門